close

雖然山上夜夜暴雨,或是偶爾會在午後飄雨, 生活用水還是得自行下坡進村落中, 到一處

村民以水管引出的山泉水以提水汲取。但其實在山上的幾天, 村落婦女總會在我們剛睡醒

的大清早時, 就為我們從村落背水上來: 她們用額頭頂住繩索, 背掛一個鋁製(?)的大水

罐搬運, 在填滿廚房的儲水桶之後, 會將多剩的水倒存進我們日常生活用水的儲蓄桶;

約略直徑 1公尺, 高達1.5公尺, 像輪胎一般材質的大桶。

因為婦女們熱心的幫忙, 那幾天團員省著用水, 11天中也只需提 2.3 次水。

而直至最後幾天, 偶爾忘記加蓋的儲蓄桶生孑孓了, 團員們還是照用不誤呢。xD


為了節省用水, 每人每天私自的盥洗配額是 2公升, 使用從山下背上來的2罐1公升寶特瓶。

2 公升的水對於在台習慣灣淋浴泡澡的我們, 要洗頭加上洗澡著實不易, 第一次嘗試時,

洗完配額卻仍有不少肥皂泡沫殘留身上, 也只能將就著套上衣物。xD

第一天當晚開會團員們還分享如何省水洗澡: 壓住瓶口 2/3 倒水才不會不小心倒太快而

浪費了; 或是在瓶身戳洞清洗可以較準確地沖到部位。


但其實後來幾天團員們每天的個人用水其實不到2公升。在陽光普照的下午時分,

才適合洗澡不怕著涼。Kamalpur 不像 jugedi 一般濕熱(40~45度), 大家用配額洗頭就很

舒爽了, 2公升的水仍綽綽有餘, 且在日照之下, 濕頭髮在幾十分鐘內就會乾。

(上山11天之中我只有洗一次澡xD; 而每隔兩天會洗一次頭; 團員彥伃和芳辰上山後完全

 沒洗澡! 這也是他們彼此互相打賭的生活競賽。xD)


山上氣候涼爽, 六點的清晨早起雲海就在眼前, 太陽還躲在晨霧中時偶爾需要披件外套,

每天晨間都可以對著浩渺幽美的雲海刷牙。(是說我怎覺得山上因為氣溫較低, 好像也較

頻尿?)

下午三四點, 對面山嵐由山頂傍坡滾落時, 就像打開冰箱瞬間散逸的水霧一般,

這時候觀察飛霧的速度, 大概可以預測雨甚麼時候會落過來我們的山頭, 提醒同伴把曬在

外邊的衣物拿進房。

有一次, 團員黑人突發奇想, 打算等待午後雨來淋浴, 只可惜雲雨不怎麼集中, 淋了一陣

發覺不足沖洗也只得作罷。xD

另有一次天氣晴朗眼界萬里, 從廚房外的坡上我們遠遠望見了天邊的喜馬拉雅山群,

藍天白雲中的雪峰群就像天空之城, 好雄偉壯觀! 美到相機也懶得拿了, 只怕拍不出親眼

所見的勝景。

另外還曾見天邊的對流雲系, 厚實的積雨雲直衝上空, 團簇的雲層就像天空中的瀑布!

峰色與雲嵐調和, 變化山居夢幻般的生活。


在不倚靠電力, 遵照日照作息的山上, 我們必須早早在還有光亮看得清的傍晚五六點就料理

完成且用完餐洗完碗準備開會。開會前, 總會見廚房坡外有一整隊的羊群正被趕上山,

前往幾十公尺近的山頂淺湖泊喝水, 羊群在我們沒注意時便會蜂擁到廚餘桶前, 瘋狂搶食

著料理時撥下或切剩的馬鈴薯皮與葉片碎屑! 團員中棟寶鐵人與研欣曾故意牽手攔阻羊群

想走的路上逗弄牠們, 結果往後只要有團員在坡路中央, 羊群便會傻愣愣地不願前進! xD


七點多會後差不多要打開手電筒了, 望著完全無光害的夜空, 夏季的星宿盡收眼底!

像在黑幕上灑滿著珠寶與鑽石! 研欣用倩伃光柱集中強力如光劍的手電筒為我們依依介紹

銀河、各個星座和其蘊含的故事, 比在科學博物館觀賞的天幕還絢麗精彩!

不時還會有低飛的小星星旋舞在身旁, 閃閃發亮的螢火蟲大概也聽故事聽地入迷吧! xD


八九點是習慣的入睡時間。有些團員靜窩在睡袋中挑燈振筆寫日誌, 有些團員們仍盤腿於

睡墊之上低聲耳語, 為最後一天的跑關程序作進一步的討論與設想。


每天凌晨, 輪當主廚的團員在四點就要上坡至廚房報到, 在昏黑中照找前一天配給好的麵

粉鍋(麵粉+酵母粉+某種口味的調味粉), 蹲坐在門口, 小心地和進適當的水量, 將麵粉抓

成團, 再如手洗衣服般搓揉麵糰, 讓和有酵母與水的麵糰和空氣充分接觸(還要小心別讓

鋼盆敲撞地面而發出聲響吵醒了睡在廚房或隔壁大教室的翻譯志工), 最後讓麵糰休息等

膨發至少約略20分鐘後, 擀平捲成長條狀, 切塊排入洞洞蒸籠, 等大鍋水煮開後放上。

出爐的那一刻就可以見饅頭成功與否, 發成功的鬆軟帶有彈性! 未發的呢...

會像發糕一般"很有嚼勁"! xD 。某次早上的饅頭特別有彈性, 據說是來自瓜瓜的少林武功

精湛拳法的運行, xD 不過吃完後, 才又得知還有添加特殊秘方:尼泊爾的泥土。xD

(有時候我們饅頭做的像發糕太硬, 嚼地猛叫嘴巴痠; 有時候做的太乾難以下驗。

 但每天有兩種口味, 或額外有團員自掏糧藏精心包入的巧克力、葡萄乾和黑糖棒

 的饅頭, 是我們回來台灣後最懷念的早餐了。)


在五點四十幾分就得開始蒸第一籠, 最好六點半前大家就可以吃到饅頭, 因為期待上課的

小小孩們會在七點前就從村落群擁上坡來等待, 只會提早一小時到來; 沒有遲進。

我們的早餐時間因此從七點提前至六點多開始, 那些早起上坡來的孩子們到底應該是

沒吃過早餐就來了吧?


要在山上作創意料理並不容易, 上山時挑夫協助挑上來的食材與廚具有限, 每天的配給的蔬

菜種類與量也是要經過雅淳姐的仔細衡量才配給予主廚處理, 就連油量也是; 加上在村落

都是靠當地志工協助以木柴升火煮開水(Maila, Mada), 在料理上的限制不小, 還得趕在太陽

下山前起鍋, 因為兩堆柴火除了團員, 當地志工也需要煮晚餐(尼泊爾人主要一天吃兩餐,

早餐可能只喝茶, 中餐可能早在十點多就食用, 但晚上會到八九點才吃; 不過有些人也開始

會有一天三餐的習慣)(話說有一次 Yubraj 要幫忙結果幫了倒忙,xD 煮好飯要把米湯倒掉,

Yubrij 沒壓緊蓋子倒出來一堆米被 Maila 念了一下! xD 那時候緊急用雨傘幫他頂住蓋子, 

後來 Maila 又拿了根樹枝來頂), 因此主廚在三四點就要進廚房洗切蔬菜, 而材料往往就是

馬鈴薯, 四季豆, 苦瓜, 與當地的豆皮素丸子, 紅蘿蔔與高麗菜也屬難得。有時有湯品加料,

其中是以台灣帶的海帶芽調味。

看似單調的飲食, 團員所吃相較於當地飲食已算豐富了呢, 在尼泊爾村落, 他們每餐都手

抓 takari, 一種以當地黃色豆子汁調味的咖哩, 菜色不外乎馬鈴薯, 粒粒分明的白米飯,

或多再加上以辣椒粉調味的黃瓜, 簡單可以吃飽就是一餐。下一餐吃甚麼? takari。


記得後來有時候有幾匙的味島香鬆、海苔醬配飯; 蠔油醬油炒菜 ;或是麻油入湯增味;

有一餐還有黑人的秘密武器:芥末胡椒粉! (那次拿進廚房時, Hira 和 Yubraj 看到很好奇,

黑人倒了一些到他們手上, 正叮嚀他們舔一小口以免被嗆到, 他們由於平時咖哩吃辣,

可能不明白芥末粉的辣是嗆鼻, 便有恃無恐的送入手掌中的粉末, 只見兩人暴衝出去狂飲

水漱口, 還可見兩人捏著鼻腔眼角泛淚。xD 在介紹台灣這特別調味粉的產地和用途後,

黑人還貼心地包了一小包送給 Hira 呢!); 或有時候煮得大鍋飯或麵口味太清淡了些,

某些團員會混搭番茄醬配飯吃。當有特殊調味料, 團員們加個一小匙便吃地津津有味呢,

小小的滿足; 大大的快樂。


倩倩生日那天, 元大帶領大家一起努力地想做出米漢堡(難得還有 bonus蠔油供調味喔!),

用麵粉糊捏飯再放上滴油的煎鍋慢烤, 元大同時在另一處柴火上進行炸馬鈴薯條炸四季豆

炸洋蔥圈, 還想炸南瓜但可惜脫皮失敗了(後來變炒麵材料), 團員也把個人存糧的泡麵全

貢獻出來做廣東炒麵! 那天雖然慢些開動, 不少人被煙燻地涕泗縱橫, 但全團都群聚在廚

房中料理地不亦樂乎; 美味不只是餐點特別, 還是因為彼此的凝聚力, 因為共同一起努力

過而產生的成就感


在尼泊爾的 40幾天, 除了離開 jugedi, Kamalpur, Bharlang 時的歡送會有居民舉"村"

出動, 牽上兩頭羊隻, 或再加上雞隻當場殺來料理而吃得到肉以外, 平時就是食用麵食與

蔬菜。(團員們的體脂想必也降了不少吧。xD)

回到台灣, 對於每餐多種菜色, 或有肉類甚至牛豬雞鴨魚任搭配的飲食感到特別富足,

有時候會甚至稍感油膩; 懷念在尼泊爾那限量也因此惜福細品而感到滋味豐富的山珍。


(未完待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尼泊爾六班 的頭像
尼泊爾六班

清華大學尼泊爾志工團

尼泊爾六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