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10在心裡生了根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傳]Snutala的真情的告白

直到從尼泊爾出了關踏上飛機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原來四十九天可以這麼快,也可以這麼慢。一切都來得太突然,突然到讓自己失去了重心,當初還在對自己參加尼泊爾國際志工這項決定有所遲疑,如今那些零零碎碎的記憶都已經是曾經了。

    很多朋友曾問我:「為什麼會想去參加國際志工?」其實,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若要勉強擠出個膚淺的理由,或許就只是一個衝動這麼單純。若不是因為過去的人生經歷太過美好而不敢重來,也因此我才會積極尋找能夠產生跟過去相提並論的感動或作為作為規畫。記得大二時修了一堂系上的課,上課老師分享他的留學經驗,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那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衝擊(世界這麼美這麼大,人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好想親眼去看世界),而這股衝擊就這樣一直埋藏在內心深處,直到大三上學期。很幸運的,剛好當時學校剛好有在招募國際志工,我心想既然要做就選最難的吧!也因此有了與尼團的第一次邂逅。 



[卷一]聚沙成塔

    很多人總以為學校的國際志工是學校幫你出錢讓你參加的,亦或是家裡經濟許可或支持,這個觀念並不完全錯,但也不完全正確。

    我說,若真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天吧!你信嗎?

    由於學校經費有限,所以補足團費的差額就是我們的工作。一開始我們從教育部、青輔會、到學校的各類獎學金去著手,只要符合條件的獎金都去申請。新竹科學園區的大大小小的廠商,廟宇的董事會、各類基金會組織和社工團體,只要能拉贊助的都打過電話。然而這個過程就像大海撈針一般,勞心費時效率差,也許你講電話講到肺臟都要吐出來了,可能換來的就是一句話:「對不起歐~我們沒有相關的贊助」。山不轉路轉,因此我們改變策略轉成皮肉計的掃街加義賣,雖然可能大家曬了一整天的太陽換來的是二、三萬塊,但慢慢的二、三萬也變成二十、三十萬。更重要的是,由於面對面接觸人群,讓我深刻了解到:只要你有困難,台灣民眾還是相當的熱情的。

尼泊爾六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如果想在語言不同的地方分享知識
在教學方法上,當然得特別有一套~
跟大家分享今年衛教營成功的一個小小必殺技:尼尼洗手歌!
將當地的民謠改編成洗手教學歌曲
用簡單的尼文填歌詞
再搭配不同部位的洗手動作
一邊唱歌一邊高舉雙手學洗手
每一個小孩都學的又快又開心
下課後也會一邊洗手一邊唱歌呢!!

尼泊爾六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遠離過去,不管未來,就是現在。」在尼泊爾,我遠離了過去在台灣的種種,也不管未來的人生會怎麼走,就是專心在尼泊爾的志工生活中。

      一下飛機,踏到尼泊爾的土地上,看著藍白分明的天空,以及遠處的高山,「終於來到尼泊爾了!」內心是一陣雀躍但又緊張,因為即將要面對的是四十九天的志工服務,再也沒有課業社團或其它的事物打擾,完完全全就是以服務為目的,以體驗為最高指導原則。

       前兩個禮拜除了在做服務前的準備工作外,還有痛苦又煎熬的Trekking行程,體力與精神的雙重考驗,在山的面前人變得好渺小,而自己是如此的脆弱,但又兼具韌性,即使再累再痛苦,也都要將路走完,爬完後我深刻的體會到,爬山不僅是一個體力活動,更多的意義是在於凝聚團隊的向心力及訓練自己與自己對話的能力。

        接下來就馬不停蹄的開始我們服務的工作。

首先是義診,義診的地方,是在交通的要道上,比起山區的村落更富裕些,但代價是每天不斷有大卡車經過,尖銳的喇叭聲加上巨大的輪胎聲,每每經過都讓人驚恐不已。義診的場面也令人衝擊,一個小小的傷口,常常會因化膿變成久久不能復癒的傷口,或是小朋友頭上有一個一個的膿包,不計其數的頭癬頭蝨,雖然在治療的當下,會讓他們很痛很痛,但當他們看完醫生拿完藥,總是很真誠的和我們說謝謝!對於他們的忍耐力感到敬佩不已,希望當地的人們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治療,能夠越來越健康。

相較之下,衛教營的村落又是截然不同的面貌,羊腸小徑上,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人的雙腳,即使坡度再陡,身上背負的東西再重,靠人的力量也要走上去,但因為交通的不便捷,造成山區村落的發展處處受到限制,還是維持著自給自足的農耕及畜牧生活;而我們所做的,就是教導當地一些基本的衛教知識,並且提供簡單的外傷處理和急救物資,雖然這只是暫時性的幫助,但我相信知識的種子會落在每個人的心裡,而且經過這幾年的反覆教導,多多少少會給當地帶來些許的影響。

老實說,在尼泊爾的四十九天中,我對尼泊爾的感覺都是淡淡的,並不會覺得來到尼泊爾當志工有多特別,因為我覺得我就是來做服務的,不用管說是在哪裡,是幫助哪一個國家的人,就是要掌握分寸認真的把志工做好;沒想到回來台灣後,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不捨,不捨的是在當地相處過的人們,不捨的是在尼泊爾的生活,不捨的是共同努力的夥伴們,有太多太多美好的回憶存在,但是也有許多許多的悲傷與無能為力留下。但,至少我努力過,盡一份微小的力量,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十九天,但是只要每年都有人接力下去,就能有無數個四十九天,那麼,是否我們所關心所付出心力的地方,就能越變越好?我相信一定會的,尼泊爾一定會慢慢的變得越變越好!

By Sanu

    

尼泊爾六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些動人的感傷的故事我想我的夥伴們已談了許多,所以我只想說說一些忘不了的畫面。

1.   初遇

   我們去的其中一個村莊,在一座山丘的丘頂,名字叫做choaki的天空之城。

   他們的山上人家,沒有車和柏油路,只有雙腿和驢子。從鄉鎮邊乾枯的河床往上出發,穿過玉米和管芒草似的草叢,持續走進鬱鬱密密的山路,五個小時出走後,你於是看到了一大片白雲、風吹和山的稜線,禁不住好奇的小孩就在那裡瞧著你,一旦你疲憊而喜悅地再往前邁進,他們就一哄而散了。

    那是我們第一次走入choaki的情景,我還記得他們嬉笑如藏匿著天大驚喜似地,往那一頭丘頂的小學竄逃。在山的稜線上。

    等到終於踏進小學的那一刻,以學校門口的大樹為圓上一點,你腳下踩踏著的丘頂被白雲藍天團團拱起,而你,被好奇的臉孔圈圈圍著。同步的震撼,既來自你第一次看見一塊土地能如此美好的被天空高高簇擁,也來自老人和小孩那又親又疏的笑意。天空之城和它的人們。

    當時我心裡毫無疑問地這麼認定。

尼泊爾六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那天台灣的機場,團員忘記帶護照造成了一陣莫大的恐慌,這14人 的團隊再少了一個人該怎麼辦?幸好一切都及時趕上,行李也是一公斤不差的過關了,搭上飛往泰國的飛機,這是我第一次出國,但心情其實格外平靜,即使到了尼 泊爾、下了飛機,我都還說服著自己這裡其實跟台灣沒有兩樣,而出境、前往住宿地點、夜晚停電、洗澡沒熱水,這一切都不讓我覺得恐慌或者感到異狀,但這感覺 只維持到隔天的清晨……

    一 早跟著領隊約的早餐團到處覓食,一路上沒有刺耳的喇叭聲,只有起了大早用頭頂著地毯四處走的人們和嚼著路旁垃圾的瘦弱牛隻,衝擊歸衝擊,但這卻是尼泊爾當 地最真實的生活原貌。撇開尼語學習的一週,接下來的行程是凝聚團隊默契的登山,有了在台灣的行前訓練之後,體力上還算能夠負擔,可怕的是此次登山的路線充 斥著會吸人血的螞蝗,伸縮自如的它能夠在鞋帶孔間來去自如,團員們幾乎各個都掛彩、無一倖免。

    團隊整頓好後,等著我們的就是本次服務的重頭戲:義診。其實自己很開心能待在給藥處和外傷處幫忙,因為這兩區就是和每個病患最直接接觸的窗口;經常我都會問病人要 多遠來到這邊就診,無法想像的是,幾乎每位病患都是用 小時 當作基本單位。我永遠記得,在外傷處的那幾天,有位年約九歲的小女孩,天天都一個人走三小時的路程來到這邊看診,她的名字叫Manju,讀起來和中文的滿足很像,或許這也是我替她做下的註解。但令人鼻酸的是:我們所能做的,就只有拼命的把那包一個月份的維他命塞到女孩口袋…… 我也私自想著:「能不能再多義診幾天,那位老伯才第一次來呀!」 但我卻只能抱著遺憾繼續往下走。

    惋惜一直帶到了山上兩個部落的衛教營。衛教營的開端總是不安,但先前反覆的練習再練習也讓課程能夠順利的進行。值得一提的是:在Bharlang服務的期間,我被指派要顧好一位每天都會偷跑回家的小男孩Subas, 每天一早都必須先餵他吃完蛔蟲藥和餅乾才放他回教室,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我和男孩的情感也逐漸濃厚,我也一直稱他是我的兒子,直到最後一天歡送會時, 團員將他帶來找我,當他衝向我懷裡的那一刻,內心的感動是怎樣也說不出的,我緩緩地抱起他,讓他坐在我腿上看當地的表演,心中充滿了無比的踏實感,但也為 即將到來的分別感到不捨。時間還是來到了離別的那一刻……當地的村民、小孩說了一次又一次的再見,一群人從教室那頭跨過窗戶,就只為了多捕捉這不足一秒的畫面……走下山坡的那一刻,我知道溢出眼角的是心中的回憶,那不是淚。

    直 到後來,我才明瞭當地人對我們的信任感是那樣的重。是呀!怎麼會平白無故吃下陌生人給的藥,然後沒有半句疑問,怎麼會?「因為他們相信我們。」領隊緩緩說 出口。當地人的單純與信任,是我心中小小發電機,提供我滿滿的溫暖,而電線的另一端繫在當地,我明白自己的心會一直與他們同在。

    衝擊、冒險、付出、體驗、牽掛、轉換、成長,成就了我2010年的暑假,接續了前兩屆學長姐的播下的種籽、萌芽,我自詡自己完成了 紮根 這一步,但願自己微不足道的關心和努力能讓每顆種籽用力往下紮根,吸收更多養分。



尼泊爾六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有點想不起來為何當初會毅然決然地去尼泊爾當國際志工。也許是恰巧參加了志工周活動、友人的推薦、尼泊爾三班的心得感想,也許是菁鈺姐的人格感召,也許是NANA部落格中的隻字片語,又或許是家父多年前造訪尼泊爾的經歷,這種種的巧合或因緣,激發底心的共鳴,也悄悄地激起了到純樸的尼泊爾服務的夢。

        經歷了近乎一年的團隊合作以及各方貴人的支持和鼓勵,終於募集完所需的經費和物資。搭上飛機的那一刻,我知道,此時的我,是一個空白的人,完完全全要脫離在台灣的保護和羈絆,沒有退路,我,即將展開一場冒險。

        Jugedi義診時,好多好多畫面映入眼簾──難以想像,那一個國小二三年級的小孩,他是如何忍受腳痛和腳傷,隻身翻山越嶺來到平地看診,他的爸媽呢?怎麼都沒有好好照顧他呢?還是說,他們無法給予他照顧,只能任憑傷口潰爛。每每想到這裡,都想起自己有多幸運,在台灣有多幸福,在台灣的我,只要有一個小傷,媽媽就會用優碘消毒藥膏紗布繃帶ok蹦把我照顧得好好的。可是尼泊爾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因為物資缺乏,衛生教育不普及,使得他們就算想做些甚麼也無法做,或是他們該做甚麼卻不知道該做。

        即便如此,尼泊爾人相對地忍受痛苦能力很高,也十分樂天開朗。即使遭遇到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不管是生理或是心理的苦難病痛,他們的承受度和韌性都超乎常人。有一個約莫國小四五年級的孩子得了指溝炎必須切除指甲清除髒汙和消毒,當時沒有麻醉藥可以使用,護士用指甲剪剪除他腳上大拇指的指甲邊緣時,他很痛,但他也僅僅是緊握著雙手,落下幾滴眼淚,不叫痛,默默承受。我們在一旁看了,心裡都不知道落下幾次眼淚,但也只能跟這個小男孩說別擔心,你很棒的。(Chita nagarnush. Timi dherai ramro cha.)。反觀自己,即使活到了二十幾歲,也許都沒有這個小孩的勇氣。

        好多好多類似的畫面上演,也許,還有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我們無緣見到,也無法幫助他,也許他們正在某個角落默默地忍耐著痛苦。我們能為尼泊爾人做的事實在是太少了。有更多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他們依然需要更多關懷和協助。到尼泊爾服務的人可以不必是我,可以是每一個願意付出熱情的人,帶給他們知識和服務和歡笑,一直一直關心著,一直一直在意著,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兒們。每個志工,就像是小小的燭光,久了也能匯聚成大大的燈塔,照亮每個需要幫助的人兒,給予他們溫暖和愛。 

                              


尼泊爾六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10月尼泊爾4班誕生,我們由於各自的初衷,而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為了籌募資金,我們打遍了竹科廠商的電話,在一次次的拒絕中尋找希望,在宵夜街高聲叫賣,整夜不斷介紹志工團、推銷環保杯,也曾在市區一步步沿街募款,雖然金額有限,還一度被當作詐騙集團,偶爾得到的支持眼神令人感到溫暖而振奮,感謝幫助過我們的人,因為在這過程中,我們不僅籌得了旅費,心中的藍圖也逐漸明確、踏實。201076,帶著各界的期待、祝福以及逐漸累積的動力,出發前往未知的國度,第一次坐飛機的我,在起飛離地的那瞬間,有一種夢想也起飛了的感覺。

義診時,一位67歲的小男孩獨自來就醫,明亮的大眼睛旁長了1cm的膿包,若及早處理或許不會發炎到這麼嚴重,為了擠出膿,護士用針頭戳了好幾下又用力擠壓著,眼皮上的傷口一定疼痛難耐。閉著眼的男孩哭了出來,雖然害怕卻乖乖不敢亂動,直到擦完藥我們說:好了,才敢張開眼睛,並約定明天再來換藥,一般小孩早就嚇的不敢再來了,隔天,我們在雨中期盼著小男孩的出現,時間一到,看見男孩拿著小傘,從走廊的另一端走來,護士和我都非常高興,一直稱讚他真勇敢,但還是乖乖又挨了一針,幾天後,男孩恢復了可愛的笑顏。

 

在巴嵐、昭崎教學時,我發現許多孩子上課非常認真,缺乏的只是資源和學習機會,相對於生長在台灣的學生們,擁有太多學習管道,卻沒有好好珍惜這片沃土,如能以尼泊爾小孩樂於學習的態度努力,必能創造不凡的人生。昭崎的村民班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我參與的是婦女保健的教學,做前測時得知了當地狀況,例如:生理期的處理方式,有的婦女不用衛生棉也不穿內褲,月經來時只用衣物做擦拭。生產時,不可能下山去醫院,孕婦都是在家中獨自生產,因此尼泊爾婦女最大死因就是難產。避孕方式呢?一位阿嬤回答:洗澡。顯示這個地方不管是物資面或教育面,都仍需要投注心力去改善基本的生活問題。

 

這次在兩個村莊都進行了布衛生棉製作的教學,廠商贊助的材料+村民精巧的手藝+我們的細心教學=圓滿的成果,對村民進行的問卷調查得到很滿意的回饋,其中最喜歡的是翅膀的設計,改善了當地使用的墊布會滑動的問題,布衛生棉清洗容易、吸收能力也更好,甚至有阿伯也來學習縫製,說要帶回去給女兒用,我們也不斷宣導使用和清洗方法,由衷希望當地居民能靠自己的力量生活的更好。 


                               


尼泊爾六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maste, Nepal.”同時可以翻譯成「您好,尼泊爾。」和「再會,尼泊爾。」


  尼泊爾,我來了;我又走了。但我的心將永遠記住妳。



當別人問起這趟旅程讓我學到什麼,我總是回答有滿滿的收穫,但總是一時不知該講述那一部分;有來自團隊的,來自當地志工的,來自村民的,來自學童的,也有來自本身的體悟。

 

這趟為期近五十天的國際志工行,分成數段旅程,每次轉換總是讓情感駐留後,再次拔根。但我不願忘記你們。

尼泊爾六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群年輕、充滿活力,抱著夢想努力嘗試的年輕人。

 

一個鮮豔、熱情,在過去與未來間掙扎的國家。

 

2010年,我們一起走過一段,帶著期待與幻想的旅程。


 

永遠不會忘記,當飛機緩緩降落在Kathmandu看起來像是紅磚建築的機場,怎麼會連二樓都沒有阿!?”,走下飛機的第一個念頭,現在想想真是天真的一句話,但是尼泊爾就是這麼一個很不理所當然的國家,時差為了跟印度不同硬是多了15分鐘、在電塔旁邊的村落沒有電力供應、前一秒豔陽高照下一秒就開始下起了傾盆大雨…。在尼泊爾這段旅程中,我們有很多時間在旅行中,大部分都是靠著兩條腿,這讓我深深感受到這個地方在發展上的困難,尤其是住在山上的村民們,我們所見到的已經算是很接近平地的村落了,但是他們看醫生要爬幾個小時下山再坐幾個小時的車,也難怪尼泊爾的女人大都在家裡自己接生,也難怪大部分的人甚至連醫生長甚麼樣子都沒見過了。

尼泊爾六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 long journey but not alone.

    「就是想服務!」一個簡單的念頭,讓我有機會成為國際志工。因為想去尼泊爾服務,讓我們聚在一起,為相同的目標共同努力。從當初的志工培訓營、掃街募款、義賣活動、物資贊助、尼尼發明大賞、尼泊爾文先修班、教案手冊編寫等等一連串的準備工作,到當地的義診、兩個村落的衛教營活動、登山的挑戰行程等,服務的任務能夠順利圓滿落幕,不論國籍、不分種族,都是因為有你們的付出和陪伴。也因為與這些村民、孩子們的相遇,讓我在付出的同時,也有滿滿的收穫。到底是誰服務誰已經不重要,這一段服務旅程漫長但是不孤單。

 

真實,就在眼前。

    雖然在出發前就已經聽過尼泊爾的受教育機會不均、貧富差距大等社會問題,但等到實地拜訪當地後,現實總是與想像不符,赤裸裸地在眼前天天上演。真實,就在眼前,反而令人覺得好不真實。我們每到一戶人家,就受到熱情的款待,就算只是一塊破舊的草蓆、一盤隨手可得的蔬果,他們總是拿出家中最好的與我們分享。在他們臉上總是掛著微笑,沒有抱怨,只有知足。生活雖然貧苦,但是心不窮。我無法得知他們對於「貧窮」的想法,但是我相信我們所能付出的,必定能改善他們的生活,讓愛和溫暖繼續流傳下去。

 

最簡單的語言最珍貴的束脩。

    為了在衛教營時能有效教學,我們學了一些簡單又實用的尼泊爾文。即使如此,跟村民和孩童溝通時仍有難度。再加上山上的孩子比較害羞,總是靦腆地笑著,或是面無表情地冷眼看著你,要他開口說話簡直比登天還難。但只要用真心對待,就算沒有口頭上的言語溝通,也能有心靈的交流。經過幾天的相處後,發現較害羞的孩子雖不會主動靠近你,但會躲在遠處偷偷瞄;有些孩子會跑來緊緊牽著你的手,抬頭看著你,沒說什麼,臉上帶著一抹淡淡的微笑。當下,純真感動在心中碰撞。原來,這就是最簡單的語言。上課前,幾個女孩拉著我到教室後,替我在頭上插上美麗的花朵。下課後,有個小女孩等到其他同學都離開後,默默地將一束小花遞到我手上,接著害羞地跑開。這樣簡單的小動作,令我又驚又喜。野花看似不起眼,卻是孩子們的真心。對我來說,這是最珍貴的「束脩」。

尼泊爾六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