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遠離過去,不管未來,就是現在。」在尼泊爾,我遠離了過去在台灣的種種,也不管未來的人生會怎麼走,就是專心在尼泊爾的志工生活中。

      一下飛機,踏到尼泊爾的土地上,看著藍白分明的天空,以及遠處的高山,「終於來到尼泊爾了!」內心是一陣雀躍但又緊張,因為即將要面對的是四十九天的志工服務,再也沒有課業社團或其它的事物打擾,完完全全就是以服務為目的,以體驗為最高指導原則。

       前兩個禮拜除了在做服務前的準備工作外,還有痛苦又煎熬的Trekking行程,體力與精神的雙重考驗,在山的面前人變得好渺小,而自己是如此的脆弱,但又兼具韌性,即使再累再痛苦,也都要將路走完,爬完後我深刻的體會到,爬山不僅是一個體力活動,更多的意義是在於凝聚團隊的向心力及訓練自己與自己對話的能力。

        接下來就馬不停蹄的開始我們服務的工作。

首先是義診,義診的地方,是在交通的要道上,比起山區的村落更富裕些,但代價是每天不斷有大卡車經過,尖銳的喇叭聲加上巨大的輪胎聲,每每經過都讓人驚恐不已。義診的場面也令人衝擊,一個小小的傷口,常常會因化膿變成久久不能復癒的傷口,或是小朋友頭上有一個一個的膿包,不計其數的頭癬頭蝨,雖然在治療的當下,會讓他們很痛很痛,但當他們看完醫生拿完藥,總是很真誠的和我們說謝謝!對於他們的忍耐力感到敬佩不已,希望當地的人們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治療,能夠越來越健康。

相較之下,衛教營的村落又是截然不同的面貌,羊腸小徑上,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人的雙腳,即使坡度再陡,身上背負的東西再重,靠人的力量也要走上去,但因為交通的不便捷,造成山區村落的發展處處受到限制,還是維持著自給自足的農耕及畜牧生活;而我們所做的,就是教導當地一些基本的衛教知識,並且提供簡單的外傷處理和急救物資,雖然這只是暫時性的幫助,但我相信知識的種子會落在每個人的心裡,而且經過這幾年的反覆教導,多多少少會給當地帶來些許的影響。

老實說,在尼泊爾的四十九天中,我對尼泊爾的感覺都是淡淡的,並不會覺得來到尼泊爾當志工有多特別,因為我覺得我就是來做服務的,不用管說是在哪裡,是幫助哪一個國家的人,就是要掌握分寸認真的把志工做好;沒想到回來台灣後,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不捨,不捨的是在當地相處過的人們,不捨的是在尼泊爾的生活,不捨的是共同努力的夥伴們,有太多太多美好的回憶存在,但是也有許多許多的悲傷與無能為力留下。但,至少我努力過,盡一份微小的力量,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十九天,但是只要每年都有人接力下去,就能有無數個四十九天,那麼,是否我們所關心所付出心力的地方,就能越變越好?我相信一定會的,尼泊爾一定會慢慢的變得越變越好!

By Sanu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尼泊爾六班 的頭像
尼泊爾六班

清華大學尼泊爾志工團

尼泊爾六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