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最多的時間分別在尼泊爾的三個地方:首都,加德滿都、JugediChaoki


  我們抵達Jugedi之後,緊接著是義診的工作。義診是Jugedi附近好幾個村子的居民一年中唯一一次、兩次可以看醫生的機會。而義診對我們來說,則是和當地居民的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無論是協助義診的哪一個環節,都會發現這裡驚人的醫療資源缺乏。外傷組的看見全身疹子的小孩還有屁股上好大一個膿包,從下巴到胸口燙傷好幾天沒處理的傷口,還有骨折十幾天都沒有清洗的潰爛;就連量身高體重組的也是常常在心裡嘆著氣,疑惑的想:七歲的男孩才 十三公斤 、八歲的女孩才 九公斤 …他們都是吃什麼長大的?

之後夏令營隨著每天午後的大雨轉眼即至。在一個整天大雨的日子之後,學校淹大水,得要涉水才能走進教室。天氣陰沉的很,我還以為孩子都不來了,還是都把教室坐滿,腳踝上有多處傷口的女孩仍然走了近兩個小時來上課,想必她的傷口也浸泡泥巴水中……尼泊爾的雨季讓人對傷口傷透腦筋,我想起之前才剛上過的課程「保持傷口清潔和乾淨」對於只有一雙拖鞋穿的孩子來說,是多難的一件事呢?


  
第二村子,在經歷了五個小時的爬山之後,在山上的村莊Chaoki開始全新的挑戰。這裡像是仙境一般雲霧繚繞,美得夢幻,營地附近的樹,像是用毛筆水墨渲染出來的溫柔。


  
Chaoki
的孩子和山下Jugedi的孩子不太一樣,他們特別害羞,經常不發一言,也不知道是不知道答案、聽不懂我的問題還是純粹羞於啟齒,教學時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引導。我學到怎麼樣安然處之,怎麼樣用憐憫和愛心看待每一個孩子。山上的村民班雖然拿到了從台灣帶來的英尼衛教手冊,我們卻驚訝的發現全班只有三個人會閱讀(三個都是八、九年級的大孩子,上過學),其他村民都是文盲,即便有尼泊爾語的解說,遠不如書上的圖片來得有用。於是我們婦女健康組的趕緊討論,改變教學方向,不敎記憶性的知識,改成以實做、概念討論和問答為主。結果反應良好,村民甚至提出了我們未曾想過的問題和他們的需要。而且,我們發現正因為他們是文盲,所有敎過的東西他們都必須記在腦海裡,不能倚賴課本和筆記,所以他們格外認真的學,我們測驗時,村民都能答對。身為一個國際志工要具備彈性和創意,要知道所預備的可能完全用不上,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會遇到怎樣的挑戰和危機。但是也需要十足的準備,因為毫無準備就真的什麼也沒有了。


  
總而言之,山上的生活或許更辛苦,但是這裡無論大人小孩,都渴慕學習,都珍惜每項資源。乾淨的水也好,溫暖的太陽也罷,你知道這世界是美好的,因為在這裡你更明白,「擁有」不在乎多寡,不在乎貧富,而在於你是否找到滿足,是否願意分享和付出。只要記得「當天空越黑,星星就會越亮」,你就知道,慈悲與善良還沒有失去力量,現實還沒有打敗理想。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尼泊爾六班 的頭像
尼泊爾六班

清華大學尼泊爾志工團

尼泊爾六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